卫星地图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实景地图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亚洲地图
> 不丹卫星地图
国家地图
乍得
科摩罗
贝宁
马拉维
多哥
赞比亚
加纳
安哥拉
马里
布隆迪
埃及
罗马尼亚
瑞士
马耳他
冰岛
摩纳哥
圣马力诺
立陶宛
白俄罗斯
捷克
安道尔
挪威
巴基斯坦
老挝
卡塔尔
乌兹别克斯坦
柬埔寨
斯里兰卡
蒙古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
阿曼
塞浦路斯
缅甸
马绍尔群岛
新西兰
斐济群岛
帕劳
乌拉圭
法属圭亚那
圭亚那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卢西亚
海地
萨尔瓦多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埃塞俄比亚
马达加斯加
尼日利亚
城市地图
圣保罗
利马
巴拿马城
洛杉矶
蒙特利尔
珀斯
约翰内斯堡
哈博罗内
布拉柴维尔
内罗毕
班吉
拉各斯
拉巴特
雅典
苏黎世
巴塞罗那
巴黎
伦敦
布加勒斯特
卢布尔雅那
不丹介绍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该国的国名当地语言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面积4.65万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口增长率约2.5%。不丹族占总人口50%,尼泊尔族占35%。不丹语“宗卡”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首都廷布(Thimphu)是全国的政治、宗教中心。
不丹农业是不丹支柱产业。上世纪50年代实行土地改革后,98%以上农民拥有土地、住房。粮食基本自给。目前,农业约占不丹GDP23%(2005/06财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63.3%。近年来,不丹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06财年分别约占GDP35%和42%。向印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成为不丹经济支柱之一。2002年12月,不丹政府开放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资控投最高可达70%,标志着不丹正式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1961年起,不丹开始实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印度、瑞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经济援助。九五计划(原为2002-2007年,2006年6月宣布将该计划延长至2008年)主要目标是在“八五计划”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和实行"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理念,追求经济和环境、社会、文化均衡可持续发展,力争保持7-9%的年经济增长率。2003年,在联合国发展署发表的全球人类发展报告中,不丹首次进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不丹王国政府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2005年人均收入达712美元,在南亚各国中是比较高的。普通家庭三大件依次是手表、收音机和电饭煲,占有率分别为75%、67%和31%。2006年,不丹排名第135位。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丹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每年只允许6000名外国游客入境旅游,而且他们的行程还必须经不丹政府的仔细审核。为表彰不丹国王和人民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将联合国首届“地球卫士奖”授予了旺楚克和不丹人民。在首都廷布(人口3万)城里遇见黑熊、野猪,不算什么稀罕事。街道上狗的数目远远多过车辆,交通灯成了多余的摆设,城里总共只有两个加油站,尽管不丹人步行或凭借牦牛在山区小路上已穿梭行走了上千年,直到1962年全国第一条公路(从廷布到不丹-印度边境的庞措林)通车前,汽油在不丹毫无用武之地。
不丹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北部及东北、西北与中国为邻;南部与印度接壤。境内多山,北高南低;南部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年降水5000~6000毫米;中部河谷区 ,气候温和,年降水760~2000毫米;北部高山区,气候严寒,人烟稀少,海拔2650~5480米。河流均由北向南,主要有阿穆曲河、旺曲河及莫曲河等。蓝绵羊、兰花、野罂粟和罕见的雪豹就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长,这里还有传说中的喜马拉雅雪人。茂密的高海拔橡树林,甚至有老虎爪的印痕。南亚虎通常出没于低海拔的森林地带,但在不丹,它的踪迹却可能出现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线之上。
不丹全国90%以上的就业人口从事农、牧、林业。耕地面积为13.7万公顷。1999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6%。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子、小麦、大麦、荞麦、马铃薯和小豆蔻。畜牧养殖较普遍,有黄牛、牦牛、水牛约50万头,猪、羊约16万只。主要树种有婆罗双树、橡树、松树、冷杉、云杉、桦树等,以丰富的名木花草闻名遐迩。盛产水果。1993年采伐木材160 万立方米。“七五”计划期间,对农业和畜牧业的预算投资为3700万努。农业部门年增长率约为2.5%。建成农业发展中心159个,农业育种农场11个,并有其它类型农业机构8个。1998-1999年度农产品出口6.61亿努。
不丹对外政策两大主要目标是,加强和维护不丹主权和独立、实现经济自主。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谊与合作,特别是同邻国友好相处。截至2006年,已同印度等21个国家及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纽约和日内瓦设有常驻代表处,在印度、孟加拉国、科威特和泰国设有使馆,在14个国家设有15位名誉领事。印度和孟加拉国在不丹设有使馆。不丹于1971年加入联合国,目前是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侵入中国藩属国锡金和阿萨姆地区前,锡金和阿萨姆地区从来不是印度的一部分,不丹与印度基本上没有联系,1949年签订名义上的《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内容主要是不丹内政和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导,印度开始干预不丹。2003年,不丹政府对其境内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等印东北部反政府武装展开军事行动,摧毁其在境内的基地。2006年1月,不丹外交大臣坎杜·旺楚克访问印度;不丹-印度发展合作对话在新德里举行。7月,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王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10月,印度外秘梅农和水资源部部长索兹分别访不。12月,印度外长慕克吉访问不丹;不印结束长达40多年的划界、勘界和重新树立界碑工作。两国实行开放边界,自由通商。印度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援助国和债权国。2006年7月,两国续签《贸易、商务与转运协定》,有效期10年。
不丹历史悠久。现在的旺楚克王朝建立于1907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和政党。1953年,不丹建立立法机构国民议会,负责制定法律,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1968年5月,不丹建立最高行政机构大臣委员会,行使政府内阁职能,国王兼任政府首脑。1972年,时年16岁的吉格梅·辛格·旺楚克登基,成为旺楚克王朝第四位国王。为向现代化国家转变,旺楚克国王决意改变传统的世袭君主制,在不丹推行民主制。1998年6月,旺楚克国王解散内阁,对政治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国王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将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1年9月,旺楚克国王下令筹备起草宪法,以结束世袭君主制,建立议会民主制国家。同年11月30日,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2005年3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向社会公布第四稿宪法草案,请全国人民讨论。草案在形成全国共识后,经国民议会审批,成为不丹正式宪法。根据这部宪法,不丹将建立两院议会制。2006年12月,旺楚克国王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新国王登基后继续推进不丹的民主政治进程。2007年12月,不丹选举产生议会上院。2008年3月,不丹举行国民议会(下院)选举,将首次通过选举产生议会民主制下的政府。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20 Bobao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