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实景地图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非洲地图
> 科特迪瓦卫星地图
国家地图
基里巴斯
汤加
澳大利亚
苏里南
厄瓜多尔
智利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洪都拉斯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加拿大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厄立特里亚
莱索托
乍得
科摩罗
贝宁
马拉维
多哥
赞比亚
加纳
安哥拉
马里
布隆迪
埃及
罗马尼亚
瑞士
马耳他
冰岛
摩纳哥
圣马力诺
立陶宛
白俄罗斯
捷克
安道尔
挪威
巴基斯坦
老挝
卡塔尔
乌兹别克斯坦
柬埔寨
斯里兰卡
蒙古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
阿曼
塞浦路斯
缅甸
马绍尔群岛
城市地图
哈瓦那
曼哈顿
温哥华
奥克兰
堪培拉
哈拉雷
利伯维尔
坎帕拉
喀土穆
雅温得
阿尔及尔
开罗
维也纳
里斯本
里昂
都柏林
基希讷乌
萨格勒布
布拉迪斯拉发
汉堡
科特迪瓦介绍
科特迪瓦位于西非,东接加纳,南临几内亚湾,西及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北邻马里、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热带国家之一,但由于政治腐败,加上缺乏改革,国内的骚动、内战频仍,致使经济一蹶不振。全国约有60个部族,主要分4大族系: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克鲁族系(约占15%)和沃尔特族系(约占16%)。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人口的40%信奉伊斯兰教,27.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科特迪瓦系农业国,农业在科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农牧业生产总值为27.9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3%。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60%。耕地面积802万公顷,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可可和咖啡是两大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187万公顷和137万公顷。可可生产和出口占世界第一位,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额的50%。咖啡生产现居世界第七位。籽棉产量居非洲第三位,棕榈产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三。粮食不能自给,主要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药等。1997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单位:万吨):可可108.4、咖啡27、香蕉20、菠萝26.5。科特迪瓦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曾是第三大出口产品。由于过量采伐、农业开发、干旱和森林火灾等原因,森林面积锐减;1960年有1500万公顷,1991年仅余250万公顷。政府已采取措施限制森林砍伐和木材出口。1994年原木产量为260万立方米,出口3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年产230万立方米,出口85万立方米。
科特迪瓦1986年以前曾译象牙海岸。中世纪时期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如宫格王国、印德尼埃王国、阿西尼王国等。11世纪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公元11世纪,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13-15世纪科北部曾隶属于马里帝国。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该地为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1842年沦为法国保护地。1882年全境沦为法国殖民地,1893年10月法国政府通过法令,确定科为法国的自治殖民地。1895年科被划入法属西非。1946年被划为法国的海外领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7日宣告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1年4月脱离“法兰西共同体”。1986年1月1日起,国名中文改译为现称。独立后的20-30年间,科特迪瓦国内一直平稳,和整个黑非洲动荡不安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正因如此,90年代初,美国合众国际社曾将科特迪瓦称为“黑非洲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尺”,法国人更是将这个曾经看不上眼的前殖民地,亲昵地称作“法兰西后花园”。
科特迪瓦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沿海地势低平,多红树林沼泽、沙洲、潟湖;内陆多为海拔400米以下平原和低高原,西北边境几内亚高地和西南边境宁巴山山地较陡峻。西北部为海拔500-1000米的芒达山和丘里山地,北部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泻湖平原。全境最高峰宁巴山(科几边境)海拔1752米。属热带气候。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26-28℃,自北而南年降水量1,000-2,400毫米。森林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多猿猴、象、河马等野生动物。
科特迪瓦重视教育事业。1992年教育经费占国家行政预算的42%,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成年人的文盲率1995年为60%,小学入学率1996年为71%,中学入学率为24%。读到四年级的学生占该年龄组人数的百分比1991年男生为85%,女生为83%。有大学10余所,在校生3万余人。科特迪瓦国立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设2个分校和7个学院。此外,在国外就读的学生4万人。政府还组织在职人员进修和职业培训。全国有报刊20余种:《博爱晨报》和《象牙晚报》为官方报纸,其他各党派发行的报刊有《道路》日报和《民主党人》、《爱国者》、《我们的时代》、《新报》、《新视野》、《祖国》等周刊。科特迪瓦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61年6月2日成立。科特迪瓦国家广播电台是国家电台,分一台和二台,用法语和当地语言广播。“希望电台”为私营的天主教电台,1991年3月开播。科特迪瓦电视台为官方电视台,分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电视一台于1963年8月开播,电视二台原为电视一台的第二套彩色节目,1973年8月开播,1991年11月正式独立成台。
科特迪瓦是非洲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交通运输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进出口贸易的98%以上通过海运。1993年海运部门从业人员为1.4万人,产值1160亿非洲法郎。阿比让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和黑非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也是西非内陆国家的主要出海口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港口设备较完善;可同时停泊60多艘船只,年装卸集装箱2.2万只;设计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1995年吞吐量1160万吨。圣佩德罗港是第二大港口,年吞吐量120万吨,主要承运木材。铁路主要是由阿比让通向尼日尔的铁路干线,在科特迪瓦境内全长630公里。1993年货运量26万吨,客运量76万人次。科特迪瓦铁路公司现有各种机车19台。公路:公路网四通八达。总长6.8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1公里、沥青路5440公里;全国有5?850个货运商行,各种车辆31.1万辆,其中货车1.7万辆。全国有大小机场28个,其中阿比让、布瓦凯、亚穆苏克罗三个机场可供大型飞机起降,阿比让机场是法语非洲国家最大的机场。科特迪瓦航空公司除经营国内航线外,还开辟了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几内亚航线。国际主要航线由非洲航空公司经营,非洲航空公司总部设在阿比让。有25家外国航空公司开辟了飞往科特迪瓦的定期航班。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20 Bobao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