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实景地图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非洲地图
>
苏丹卫星地图
> 喀土穆卫星地图
国家地图
基里巴斯
汤加
澳大利亚
苏里南
厄瓜多尔
智利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洪都拉斯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加拿大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厄立特里亚
莱索托
乍得
科摩罗
贝宁
马拉维
多哥
赞比亚
加纳
安哥拉
马里
布隆迪
埃及
罗马尼亚
瑞士
马耳他
冰岛
摩纳哥
圣马力诺
立陶宛
白俄罗斯
捷克
安道尔
挪威
巴基斯坦
老挝
卡塔尔
乌兹别克斯坦
柬埔寨
斯里兰卡
蒙古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
阿曼
塞浦路斯
缅甸
马绍尔群岛
城市地图
亚的斯亚贝巴
尼亚美
巴马科
的黎波里
罗马
伯尔尼
马赛
阿姆斯特丹
索非亚
萨拉热窝
布达佩斯
慕尼黑
基辅
里加
哥本哈根
塔什干
阿拉木图
伊斯坦布尔
阿布扎比
巴格达
喀土穆介绍
喀土穆是苏丹共和国的首都。来自乌干达的白尼罗河与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兰尼罗河在此交汇,向北奔向埃及流入地中海。“喀土穆”一词的意思是大象鼻子。喀土穆市区由100万常住人口,由临近的北喀土穆和Omdurman{UmmDurmân)所构成的大都会的人口可能超过400万。
喀土穆是一个商业都市,恩图曼是全市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既有外国人经营的大商店,也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阿拉伯市场。阿拉伯市场的店主都是苏丹人,出售的商品大多是本国的产品,如棉花、皮革、手工艺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喀土穆没有大商业区,也没有大超市,商店都是小门脸。买东西常不按重量计价,西瓜论个,生菜论棵,橙子柚子芒果论打,大多数叶菜则论捆卖,至于花生、芝麻和豆类,则按桶论价。市场上新鲜蔬菜四季不断,品种有限,但价格合理,不必担心农药污染,全是真正的“绿色”果菜,吃着放心。喀土穆交通发达,有国际航空航线,铁路直通红海岸,由该市沿尼罗河可航行至埃及首都开罗。喀土穆是棉、粮集散地,有制革、纺织、食品等工业。主要建筑物有政府大厦、伊斯兰清真寺、博物馆和动物园等。苏丹共有26家银行,大都集中在首都及其邻近地区,最主要的银行是苏丹国家中央银行。喀土穆出版的主要报刊有《新闻报》、《天天报》、《苏丹财报》以及《兄弟》等。喀土穆有数十所高校,最著名的要数尼罗河畔的喀土穆大学。
喀土穆历史悠久,最初是一个小渔村,1822年成为埃及兵营,次年成为埃属苏丹首府。1834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苏丹,定都喀土穆。1898年起为英埃属苏丹首府,1956年苏丹独立后定为首都。恩图曼是喀土穆主要平民生活区,几大自由市场均在恩图曼,市场具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象牙、黑木、鳄鱼皮等民间工艺品体现了苏丹的民族艺术特色。国家民族剧场、议会大厦和古兰经大学也坐落在恩图曼。恩图曼在1885~1898年曾是马赫迪王国的都城,市内名胜古迹颇多,有著名的马赫迪陵墓、阿卜杜拉·哈里发纪念馆及清真寺等。
喀土穆是一座吸引游客的城市。穿过喀土穆城区而过的著名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就像两条巨蟒一样在离开喀土穆市区后的不远处合二为一,形成尼罗河的主流向北流入埃及,喀土穆附近的尼罗河汇合处的奇特景观,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这是北部非洲的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在青、白尼罗河汇流处的跨河大桥东岸,建有一座汇流公园,站在公园的桥上远眺,只见青尼罗河水色湛蓝,白尼罗河水色莹白,汇全处的尼罗河水,一半是蓝色,一半是白色,彼此互不干扰地奔流而向,犹如两条色彩截然不同的锦带平铺在人世间,一川双色,蓝白分明,波光粼粼,蔚为奇观。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是这样的,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纳湖,沿途流经的地区多岩浆岩层,冲走了大量岩屑,同时溶解了大量含硫物质,水色自然变得蔚蓝蔚蓝的;白尼罗河发源于乌干达的维多利亚湖,沿途流经的地区大多是沼泽地带,水中所含有杂质大部分已经沉淀,颜色比较纯净,呈为白色。当这两条河流在喀土穆汇合时,由于比重、流速均不相同,相互混合的过程比较缓慢,需要经过一段距离的流动,才会慢慢融合为一体,于是便出现了蓝白分明的景象。当然,这种现象只能出现在河床中水位正常的情况之下,如果遇到山洪暴发,上游冲下大量的泥沙时,河水变得波涛滚滚,满江浊流,这种蓝白分明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青尼罗河在与白尼罗河汇合前的河床中央有一小岛叫“土堤”,将青尼罗河一分为二,南边一股水在小岛南侧同白尼罗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岛北端同其另一股水汇合,青白尼罗河由此合二为一,称为尼罗河,然后一直向北流往埃及。由于两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两条河水一条呈青色,一条呈白色,汇合时泾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犹如两条玉带,堪称喀土穆一大景观。喀土穆有“世界火炉”之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8.7℃,最高气温达47.2℃,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门,滚烫的热浪就扑面而来,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点钟去散步,地面仍散发阵阵的热气。4、5月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肆虐的季节,狂风卷着漫天的沙尘气势汹汹、昏天黑地地一刮数天。漫天黄沙无孔不入,人在屋中,也能感到阵阵土腥味,甚至有时睡梦中也会被憋醒。到了7、8月份雨季,偶尔倾盆大雨,大雨过后,没有下水道的整个城市到处积水,成为“水乡泽国”。冬季,酷热荡然无存,这时空气清新,能见度高,尽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
喀土穆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落后,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农业人口占80%。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0-95%。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非洲第二位,阿拉伯树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还产玉米、高粱、花生、芝麻、椰枣等。畜牧业也重要,多羊、牛和骆驼。工业有食糖、油料加工、化工、炼油、纺织、缝纫 和制鞋。小规模开采盐、金、铁、铜、白云母等矿藏。出口棉花、阿拉伯树胶、花生、芝麻、活牲畜等农牧产品,进口原油、油品、原料、食品、纺织品、机械和设备、化工产品等。苏丹港是主要海港,喀土穆-苏丹港铁路是对外联系的要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苏列为无力偿债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于1993年8月停止其会员国的投票权。为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巴希尔政府于1993和1996年分别发布新经济法规,实施一系列经改措施,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发展农业,促进出口,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1997年,苏政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实行财经紧缩政策,严格控制公共开支,限制依赖银行借贷开支比例,减少货币发行量,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利用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复苏,通胀率和赤字均明显下降,经济状况趋向好转。1998年和1999年,苏丹政府均按期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受到该组织好评,并于2000年恢复其会员国的投票权。近几年,苏建立起石油工业。随着大量石油出口,苏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目前苏在非洲国家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20 Bobao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