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实景地图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非洲地图
>
尼日尔卫星地图
> 尼亚美卫星地图
国家地图
厄立特里亚
莱索托
乍得
科摩罗
贝宁
马拉维
多哥
赞比亚
加纳
安哥拉
马里
布隆迪
埃及
罗马尼亚
瑞士
马耳他
冰岛
摩纳哥
圣马力诺
立陶宛
白俄罗斯
捷克
安道尔
挪威
巴基斯坦
老挝
卡塔尔
乌兹别克斯坦
柬埔寨
斯里兰卡
蒙古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
阿曼
塞浦路斯
缅甸
马绍尔群岛
新西兰
斐济群岛
帕劳
乌拉圭
法属圭亚那
圭亚那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卢西亚
海地
萨尔瓦多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
埃塞俄比亚
城市地图
蒙得维的亚
巴西利亚
圣菲波哥大
芝加哥
渥太华
惠灵顿
悉尼
温得和克
卢萨卡
达累斯萨拉姆
亚的斯亚贝巴
尼亚美
巴马科
的黎波里
罗马
伯尔尼
马赛
阿姆斯特丹
索非亚
萨拉热窝
尼亚美介绍
尼亚美是非洲中西部尼日尔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国土西南部尼日尔河左岸,在当地哲尔马语中,“尼亚美”意为“母亲汲水的河岸”。人口约100万。尼亚美原系一小渔村,1926年成为尼日尔首府后即迅速发展起来。1960年尼日尔独立时成为首都。总统府、政府办公大楼和国民议会大厦均建于此。
尼亚美原为小村庄。1926年国家首都从津德尔迁此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交通中心。地处尼日尔河中游平原、全国主要农业区中心。花生、棉花及畜产品集散地和销售市场。工业有纺织、水泥、金属工具、食品加工、屠宰与肉类冷冻、轧花、日用化工、液化石油气、塑料等中小型企业。重要河港,尼日尔河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可通航小船。尼亚加拉瀑布公路交会点,除通连国内和邻国主要城市外,还有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公路,通阿尔及利亚等国。全国对外经济联系大部经此。有国际航空站。市中心有现代化政府办公大楼、尼亚美大学、国家博物馆、清真寺等。居住区沿河分布。1970年肯尼迪桥建成后,市区逐步向对岸扩展。
尼亚美城市建筑大都是适应当地干热气候的泥土房,一些乳白色的现代化楼房和雅致别墅散落其间。总统府建筑宏伟,附近有国民议会大厦。市中心有两座著名的非洲市场:西部的称“下市场”,东南部的称“上市场”。市场上摆着各种农副商品,手工艺品很多,有画着花纹的土陶器、编织精美的草席以及各种传统草药。登上市内最高建筑——纳赛尔大楼鸟瞰市容,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建于1959年、具有民族特色和伊斯兰风格的黑非洲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尼日尔国家博物馆。10多个非洲国家都曾在此展出历史文物,该博物馆分有进化馆、史前馆、石雕和民族服装馆等,充分展现了非洲悠久的文明。此外,尼日尔河上的肯尼迪大桥是“尼亚美八景”之一,河对岸的尼亚美大学是尼日尔最高学府。在尼日尔河上泛舟顺流而下,可及一河心岛,即专供游览的布邦岛。岛上花草茂盛,多热带树木,设有简易草顶旅馆和饭店,还可以品尝到尼日尔河特产的上尉鱼和有当地风味的手抓烤羊。
尼亚美可能建立于18世纪,原为小渔村。但是直到法国在尼亚美设立了殖民站之前,一直没有重要的地位。此后,尼亚美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中心,并于1926年12月28日成为尼日尔的首府。尼亚美的人口也从1930年的3000人、1960年的约30,000人、1980年的25万人增加至2000年估计的80万人。因为干旱而移入的人口成了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尼日尔的唯一大都市 。
尼亚美虽地处撒哈拉沙漠南沿,气候干燥炎热,但因尼日尔河流贯其间,市内林木参天、花草茂盛,一座座乳白色的建筑和雅致的别墅掩映其间,热带风情浓郁,堪称“沙漠绿洲”和观光城市。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4℃,年平均气温28.9℃。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市内有设备良好的大旅馆和酒吧。市中心有两座闻名遐迩的非洲市场,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各式充满异域情调的手工艺品和各种非洲传统草药,每每令游客驻足。
尼日尔最具特色的食品是当地风味“手抓烤羊”。每年10月20日当伊斯兰教历的宰羊节来临时,尼日尔举国欢庆,城乡沸腾;在隆重的朝拜仪式结束后,家家户户便开始宰羊活动。羊杀死后,剥去羊皮,取出内脏,置于支架上让烈日曝晒以蒸发干羊身上的水分。尔后,便用事先备好的佐料涂于羊身各处,架火熏烤,直至羊肉外焦里嫩。这时,全家老少、亲朋好友便团团围坐,用手抓食“烤全羊”,沉浸在一派欢乐、喜庆和祥和的气氛之中。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20 Bobao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