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亚洲地图
欧洲地图
非洲地图
北美洲地图
南美洲地图
大洋洲地图
实景地图
火星地图
月球地图
主页
>
北美洲地图
>
加拿大卫星地图
> 渥太华卫星地图
国家地图
利比里亚
加蓬
塞拉利昂
刚果
西撒哈拉
苏丹
塞内加尔
中非
阿尔巴尼亚
马其顿
塞尔维亚和黑山
法国
梵蒂冈
丹麦
卢森堡
保加利亚
俄罗斯
拉脱维亚
波兰
哈萨克斯坦
巴林
孟加拉国
越南
科威特
阿塞拜疆
印度
土耳其
韩国
尼泊尔
土库曼斯坦
伊朗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图瓦卢
所罗门群岛
瑙鲁
委内瑞拉
巴西
阿根廷
多米尼加
伯利兹
多米尼克
古巴
危地马拉
塞舌尔
津巴布韦
尼日尔
博茨瓦纳
佛得角
纳米比亚
几内亚
城市地图
圣保罗
利马
巴拿马城
洛杉矶
蒙特利尔
珀斯
约翰内斯堡
哈博罗内
布拉柴维尔
内罗毕
班吉
拉各斯
拉巴特
雅典
苏黎世
巴塞罗那
巴黎
伦敦
布加勒斯特
卢布尔雅那
渥太华介绍
渥太华(Ottawa)是加拿大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作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无论从城市规模还是国际知名度看,渥太华都比不上多伦多、温哥华和蒙特利尔。但独特的文化个性、优美的城市风光、闲适的生活情,使渥太华不仅受到加拿大人民的钟情,而且成为世界人民旅游观光向往的城市之一。人口110多万(2005年),面积4662平方公里。市内有渥太华河由西向东湍流而过,将整个城市南北分开。南部居民是英国移民后代,讲英语;北部居民是法国移民后代,讲法语。里多河自南向北穿城而过,注入城北的渥太华河。
渥太华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渥太华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烟草,其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并在加强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的基础上实现了由“雨育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在城区和近郊,传统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建筑材料等工业已不占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生物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办公设备、宇航与卫星通讯设备、消防与环卫设备等行业。渥太华是加拿大的科学文化中心,国家级、市级和大企业公司级的科研机构遍布全市。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分别是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院和加拿大北美学会。这两大研究机构集中了全国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学者,每年有大量的学术成果问世。渥太华市区北部是高技术集中发展的地区,被人们称为“北硅谷”。几百家大中小高技术公司云集在这里。
渥太华还是一个文化城市,市内的艺术中心有国家画廊和各种博物馆。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圣保罗大学是这个城市的最高学府。卡尔顿大学是一所单一的英语大学,渥太华大学和圣保罗大学都是通行两种语言的大学。渥太华还是一个花园城市,郊区到处是草坪、花圃,自春至秋,碧绿青葱、姹紫嫣红,美丽的景色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1826-1832年在英国威灵顿公爵倡议下,为军事目的修建的里多运河,现在成为著名游乐中心。当年河上的水闸、水坝等石彻工程,现在成为历史性文物,夏季可在河上驾驶游艇,冬季则是天然滑冰场。人们来到这里欣赏她那四季迷人的风光。同北京和世界许多首都一样,渥太华是加拿大的文化艺术中心。大部分的国立文化机构都坐落于此。国家艺术中心堪称加拿大的“文化橱窗”,拥有一个歌剧院和三个剧院,世界上出色的剧团和艺术家纷纷来此献艺,市内的艺术中心有国家画廊和各种博物馆。其中加拿大国家博物馆以收集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文化史料而著称;国家美术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殿堂”;渥太华人类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两座古堡似的建筑物, 那里可以得到古生物遗址、人类进化过程、天体演化等方面的知识;科学技术博物馆则堪称渥太华的骄傲,每年观众人数超过50万。此外,战争博物馆和人民战争纪念碑则记述着加拿大历史上并非刀光剑影的军事历史。
渥太华是一座花园城市,每年有200万左右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渥太华市中心区有里多运河通过。里多运河以西为上城,这里围绕着国会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机关。坐落在渥太华河畔国会山麓的国会大厦是一片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群,中央有陈设着加拿大各省标志的大厅和一个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别是众议院和参议院,其后是规模宏大的国会图书馆。国会山正南沿着里多运河的联邦广场中央耸立着国内战争纪念碑。在国会大厦对面的威灵顿大街上云集着联邦政府大厦、司法大楼、最高法院、中央银行等重要建筑。里多运河以东为下城区,这里是法语居民集中的地区,拥有市政厅、国家档案馆等著名建筑。
渥太华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日也举世闻名。每年二月中旬,渥太华都要举办为期十天的“冬季狂欢节”。届时冰上娱乐场所彩旗招展,众多冰雪雕像千姿百态,热闹非凡。而贯穿全城的里多运河此时也变成一条世界上最长(8公里)的天然溜冰场,每年有80万人次到运河上溜冰,场面蔚为壮观。更为有名的,是每年五月的最后两周举办的“郁金香花节”。节日期间,渥太华市民要选出一位美丽的“郁金香皇后”,然后由“皇后”花车率领,以乐队为前导,举行各式各样的彩车游行。据说渥太华每年的郁金香节是源于以前加拿大曾经接待过处于困难期的荷兰皇室。皇室回国后作为答谢,每年从荷兰空运郁金香到渥太华。
17世纪初,法国探险家塞谬尔·戴·查普雷恩来到这里。之后英法殖民者便纷至沓来,把这里逐渐变成了木材集散地。他们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华”正式标注在地图上。在印第安语中,“渥太华”是“贸易”的意思。1756-1763年间,英法殖民者之间爆发了“七年战争”。法国战败,1763年签订了《巴黎条约》,法国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1800年,美国赖特开始在渥太华河北岸伐木,以后发展为赫尔城。1812-1814年英美战争期间,里多河成为渥太华和金斯顿之间的水上安全通道。美军战败,英国从此确立了在加拿大的地位。1826年,英国皇家工程兵中校约翰·拜至此修建运河,加速了该地的发展,当时的工程指挥部所在地被称为拜镇。1850年成为镇,1855年成为市,并以从休伦湖迁来的印第安部落的名称重新命名为渥太华。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才正式定为加拿大的首都。1900年一场毁灭性的大火,使渥太华受到严重的破坏。1937年,法裔建筑师雅克·格勒贝承担了改建渥太华市区的重任。根据雅克·格勒贝的方案,穿越市区的铁路被移到了郊外,新的政府各部大楼也建在郊外,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文化区、科技教育区的规划和建设全部采用现代英式、法式和美式建筑风格,工业区置于下风地带以使市区免受污染,城内的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实现公园化、绿地化。市区道路呈棋盘状。
渥太华处于低地,平均海拔约109米,周围几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围。属大陆性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夏季空气湿度较大,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季由于北面没有横亘的山脉,来自北极的干燥强冷气流,可以毫无阻挡地横扫渥太华大地,气候干燥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1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气温曾达-39℃。春天一来,整个城市布满了色彩艳丽的郁金香,把这座都城装扮得格外美丽,因此渥太华有“郁金香城”的美誉。据气象部门统计,渥太华每年约有8个月夜晚温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称其为“严寒之都”。
渥太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市中心区位于上城和下城。里多运河以西,为上城,这里围绕着国会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机关。坐落在渥太华河畔国会山麓的国会大厦是渥太华著名的建筑群,中央有陈设着加拿大各省标志的大厅和一个高88.7米的和平塔,塔顶有个带着53个铃铛的钟琴,塔内有战争纪念碑。塔的左、右分别是众议院和参议院,后面是规模宏大的国会图书馆。1915大厦曾遭火焚,翌年开始重建,1927年竣工。在国会山南,沿着里多运河是联邦广场,广场上耸立着1939年5月建成的国内战争纪念碑。国会大厦对面是威灵顿大街,联邦政府大厦等首脑机关座落在这条大街上。里多运河以东为下城区,这里是讲法语的居民集中的地方,这里有很多重要建筑物,市政厅、国家档案馆、加拿大造币厂以及渥太华历史博物馆和法国罗马天主教的圣母玛丽亚大教堂等建筑;还有联邦火车站及具有法国建筑风格的铁路旅馆--劳利大楼。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20 Bobao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